据《曼彻斯特晚报》报道,一名董姓中国留学生被卷入地下钱庄的“大规模洗钱欺诈活动”,被判处18个月监禁,缓期两年执行。
据报道,董姓留学生在洗钱活动中负责搬运现金,至少两次往返于伦敦和曼彻斯特之间,共运送了40多万英镑非法现金。
2019年2月4日晚,董某通过短信向英国交通警察(BTP )发短信称,有一名可疑人员携带黄色大手提箱登上火车。警察接到报案后上火车查看,发现董某“表现得坐立不安”,警方随即将他扣押。警方后查明,董某是自己报警举报自己,也就是说他实则是自首。
警方在他的手提箱中发现了255,000英镑的现金。这笔钱当即被警方没收,董某也因涉嫌洗钱被捕。警方随后对他的住宅进行了搜查,还发现了一本提到以往他参与过的洗钱搬运活动的笔记,还发现他之前来往伦敦和曼彻斯特之间的火车票记录。
警方分析了董某用来给警察发送短信的手机,发现他在更深的程度上参与了非法大规模洗钱和欺诈活动。
除董某之外,还有另外一名曼彻斯特大学的学生王某也参与了犯罪活动,王某在洗钱链条中扮演了银行家的角色。现年26岁的王某于2021年3月在曼彻斯特刑事法庭认罪,并被判入狱两年。
来自英国交通警察(BTP)重大且有组织犯罪团队调查组的督察Granville Sellers表示:“这是一项复杂而艰苦的调查,警方发现了涉及大规模洗钱和欺诈的复杂的犯罪行动。”
据《卫报》报道,近期有越来越多的犯罪团伙以经济拮据和没有犯罪记录的年轻人或大学生作为目标,引诱他们参与洗钱,并帮助犯罪团伙转移和消化分散赃款。
对于海外华人同胞们来说,更常见的与洗钱相关的诱骗手段,是朋友圈和各新生群或二手群发布的低价现金换汇诈骗广告。
犯罪集团通常用优惠的汇率,不收取换汇手续费,允许当面交易等条件为诱饵。还有人甚至表示可以提供折扣代缴学费和住宿费的服务。这些看似极具吸引力的优惠背后,藏着大的法律风险。
由于私下换汇往往比正规渠道隐蔽、快捷,因此常被不法分子当做“洗钱”的途径,用于把通过毒品交易、抢劫所得赃款变成合法收入。同时新的换汇骗局也层出不穷,让人防不胜防。
中国驻英国使馆多次提醒在英中国公民,尤其是来英新生务必提高警惕,避免造成财产损失。如不幸上当受骗,应及时向英警方和国内公安机关报案,受害人无法直接向国内公安机关报案的,可通过国内近亲属及时报案并向报案地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请求帮助,也可拨打110后请其协助转接反诈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