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学者建议增加中文教育

新闻 7 robyn 于 2022-04-06 发布 • 629 次阅读

据《每日邮报》报道,英国智库最新发表的研究报告指,英国学生非常缺乏中国文化及中文教育,这将对英国社会未来的发展不利。


Image


报告建议,需要增加中学生对中国和中文学习的兴趣和支持,大学方面也要对捐款的使用有更大的透明度,以防对学生及学者形成隐形政治压力。


Image


牛津大学学者指出,英国各界都应该对中国加深了解,国际对话讨论才会变得更有意义。圣安德鲁斯大学学者则表示,香港移民潮带来广东话教育普及的必要性。


Image


研究报告表明,英国过往25年来,在大学学习中国研究(Chinese Studies)的学生不升反降,相关学科拨款方面也面临困难。


Image


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所(Higher Education Policy Institute)发表报告,指出中国在全世界的重要性在过去20年不断提升。但英国自1999年以来,都没有做过一份完整的学术评估,去研究英国高等教育界中国研究的状况。


Image


报告作者纳兹勒(Michael Natzler)在发布会上说:“英国政府需要一份策略去发展应对中国的能力,并确保未来需要的相关资源。”他解释,应对中国的能力,最基础的是指使用中文的能力,尤其是使用普通话,和对中国文化的深刻理解和认识。


Image


这份报告访问了超过40名学者、政府及商界专家。报告指出,在大学方面,1999年时英国大学有300名学习中文的毕业生,但到了2015年,数目仍然是一样。


Image


在2019年9月到2020年9 月之间,英国大学的中国研究学院提供的单一荣誉学士学位,即只专注中国研究而非同时研究其他科目,由13个学系减到9个。学生与职员的比例也降低了40%。


Image


报告结论建议,需要有相关的活动去提升中学生对中国研究学位的需求。同时,报告指出英国政府需要确保有足够拨款,持续地资助相关的研究。


Image


报告提到,英国大学有29间孔子学院,作者认为孔子学院在大学的角色越来越受到重视。孔子学院需要准备好与外界对话,公开他们的学生的人数和水平,来显示他们对英国的普通话教学的价值。


Image


在中学教育方面,虽然普通话教学项目数量有所提升,在这方面的公共和私人投资达到5,000万英镑。但是学校很少开设关于现代中国的课程,教师也时常觉得没有自信去教授这个科目。


Image


英国剑桥预科课程(Pre-U)在2023后,不会再有普通话科目,而报告指出英国A-Level的普通话科目的设计是有问题的,相当不利于母话不是普通话的考生。


收到 0 个回复
没有找到数据。
创建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