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BBC著名的创投节目《龙穴之创业投资(Dragons’ Den,中国曾推出授权版《中国合伙人》)推销自己的生意点子,却惨遭几位导师一致否定,拒绝投资。华人小伙本来以为自己的创业梦得到重大挫折。结果节目结束后,他不光得到网友力挺,更从天使投资人那里拿到自己在节目所提出价码的2倍的投资,公司业务规模还增长了9倍!马克·王13岁从中国香港移民英国,人生地不熟,甚至一句英语都不会,然而他后来不但考入杜伦大学哲学系,还成为室内装潢设计师。平时很喜欢喝酒的他,考了品酒师执照,但是后来却被医生告知肝不好,必须戒酒。这不光是戒掉一个人生喜好这么简单,这在英国简直是“社死”。马克却想到一个点子:如果可以有一款没有酒精、口味类似于酒的饮品,不但可以满足自己,继续和朋友在酒吧里social就好了。一次回到亚洲的经历让他接触了草药的知识,启发他开发出据说是“世界上第一款改善情绪的无酒精啤酒”。如今在天使投资人的加持下,马克将在英国实现他的创业梦。说起来,尽管《龙穴》从2005年以来相中不少优秀企业,但其实不少当初在节目中被“灭灯”的初创企业后来不但拿到更大的投资,更成为家喻户晓、甚至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品牌。他们都像马克一样,没有在一次失利中迷失自己,可以说是拿到败北的剧本、上演“逆袭”的戏码。在节目中,马克向时尚品牌创办人萨拉·戴维斯、电信大亨彼得·琼斯、旅游业女王黛布拉·梅顿、投资家托克·苏雷曼和区块链大神史蒂芬·巴特莱特介绍自己的点子。他表示,自己曾经因为很喜欢喝酒而考了葡萄酒课程,甚至已经开始担任品酒师,但因为被判断酒精性肝损伤,不得不中断了他自己的爱好和志向。然而,这也促使他开发了一款用草本植物酿造、没有任何酒精成分的“啤酒”。他表示这款名为Impossibrew的“无酒精啤酒”不但可以让人们继续享受啤酒的风味,还可以让人放松身心。“(这款饮品)有一种清爽的啤酒花口味,但只有66卡路里,并充满了营养,让人放松、但不会昏昏欲睡”,他向创业导师们介绍。他们认为,马克创业“为时过早”,另外就是认为“无酒精”饮品行业竞争太激烈了。最后,马克不得不遗憾离开节目。尽管遭遇挫折,但马克告诉《每日镜报》:“这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这次体验告诉我,无论是创业还是自我成长,都是一场马拉松。我从未想过会出现在《龙穴》这个节目上,对此已经非常感激。他们(导师们)的评论非常有建设性。”“我们革新畅饮方式的旅程才刚刚开始,我迫不及待想在三到五年内向他们展现我们的进步。”尽管没有拿到投资,马克的表现得到了不少网友的称赞,他们纷纷用行动来支持Impossibrew。网友Matthew Brown表示:“Impossibrew……啊……我以为他能拿到投资。”Becca Dee Tea表示:“Impossibrew看上去很棒,这个小伙子也很赞。我替他感到可惜。他值得成功,我真的想他能成。”Joanne Champman表示:“刚下单买了一些#impossibrew,早在《龙穴》揭晓会不会投资……”Ricki Sahota表示:“可能拿不到投资,但我已经下单了。”James Markey表示:“如果马克·王和Impossibrew马上启动众筹,只有我一个人会马上投资吗?”有人专门留言给他打气。Ninni Mattoo表示:“我真的很喜欢你的提案。你很聪明,对自己的生意很了解。你创造了很棒的产品,也很适合我。对那些想喝一杯啤酒但不想喝醉的人,你帮了一个大忙。我确信像我们这样的人来说会有广阔市场。”没想到,在节目上遭遇失利不久,马克就在另一波投资人面前证明了自己。不久后,马克告诉《每日快报》,自己获得了几乎两倍于自己当初请求投资金额两倍的挹注,分别来自两家天使投资公司,其中一家还是伦敦上市公司。与此同时,公司从创立之初开始增长了930%,还赢下了欧洲啤酒挑战赛金奖——也就是,他的“无酒精”啤酒的口味赢过了传统啤酒。的确,马克和他的“无酒精啤酒”已经向成功迈出坚实一步。13岁的时候,马克跟着父母从香港移民到英国。他表示这个时候他英语非常糟糕,口语听力更是很糟糕,导致一度跟不上学习进度。当时他上的是一所名叫St Edmund’s的私立学校,他一度成绩吊车尾,也难以融入同学之间,融入英国社会。后来马克通过自己努力,过了语言关,成绩一路提高。他还凭借爽快的性格成为男生中的老大。他更考上了不错的杜伦大学,而且还是哲学系。这个时候的他已经非常熟悉、且爱上英国文化了。他知道和本地人的交往,离不开喝上一杯。一来二去,马克自己也成了酒精饮品爱好者,无论是啤酒、烈酒,还是红酒。哲学系的功课非常繁重,为了放松,马克喜欢喝上一杯,久而久之成为一种习惯和乐趣。当然,他不光好酒,更懂酒——因为喜欢红酒,马克还去考了红酒专业考试,甚至成为法国葡萄酒学者协会考试得分最高的人之一。大学毕业后,马克进入了设计行业,成为业内成功的室内装潢设计师,但他心思都在品酒鉴赏上,随时准备辞职做品酒师。然而,一次身体检查,医生告诉他:不能再喝酒了,他已经出现肝功能损坏了。这让马克感到很沮丧,他对于戒酒本身没什么问题,因为他还不至于有什么成瘾的问题,他喜欢的,是酒的口感还有背后的文化。“我不舍的是我作为品酒师的生涯,同时我也感觉这是我社交生活的结束”,马克表示。如果有什么办法,能够享受酒的口感,但不会喝醉或不需要面对酒精的危害,且面对邀请他去酒吧的朋友不会扫兴的话就好了。偶然的机会,马克知道了“无酒精烈酒”(non-alcoholic spirits)、“无酒精啤酒”(non-alcoholic beer)等模仿酒精饮品口感、但不含酒精的饮品的存在,他感觉发现了新天地。的确,近年来,无酒精啤酒开始得到很多人关注,它的原理就是通过真空蒸发、过滤和其他技术让酿酒者从啤酒中分离出酒精、同时保持其味道基本不变。不过,马克试了几百种,都不是很满意。尤其对于无酒精啤酒,认为没有一款能完全像广告所说的那样接近他心目中啤酒的口感,喝完之后的体验也一般。有一次,马克回香港。在朋友的介绍下,马克看了一本书,那就是13世纪日本僧人荣西的《吃茶养生记》。荣西曾经来东渡北宋学习佛法,期间爱上了中国茶,将其带回日本,被认为是日本茶道的开创者。这本《吃茶养生记》从中医角度介绍了茶的功效,还顺便记录了很多草药知识。马克表示,在英国长大的自己,已经丢失了对东方文化的敬畏。如今他重新迷上了草本植物,追寻东方文化中上千年的秘密。马克将《吃茶养生记》中记录的草药知识带回英国。他到母校杜伦大学找到生物学家保罗·查佐特合作,开始探讨如何结合东方草药原料酿造啤酒式饮品,能够不需要酒精也让人感到放松。经过不断地尝试,马克表示自己创造出世界上第一款能够改善情绪的无酒精啤酒,由能放松、缓解焦虑的草本植物制成。终于研发出自己的产品,马克辞去设计师的工作,all in自己的积蓄,投入创业。两年后,马克就在杜伦当地成立了Impossibrew,并且利用当地的酿酒厂代工生产自己的无酒精啤酒。创业不到六个月,马克获得几项初创企业的奖项,包括两次赢下杜伦大学的创意挑战赛,另外还成功赢得桑坦德银行的创意孵化基金的鼓励。后来,他受邀登上《龙穴》向导师们推荐自己的企业——后来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早前,St. Edmunds官方推特账号特别发文祝贺自家校友,对马克的成就与有荣焉。这完全是差生“逆袭”标准剧本嘛。从得知自己一辈子没有办法投身品酒师的志业,到拥有自己的饮品类品牌,为向他一样喝不了酒、不想喝醉的人谋福利,马克走过了很多。如今,拿到天使投资的他,不但证明《龙穴》导师错过大好投资机会,还证明了“上帝关上一道门,一定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的老话不无道理。马克告诉《每日快报》:“尽管我还谈不上成功,但我希望我的例子能够给那些正在上学的孩子以激励。你可以实现任何你下定决心去做的事情,不管面对什么障碍。”由于“汉化”版本《中国合伙人》谈不上多成功,让人不太了解英国版《龙穴》的魅力。实际上,这是一档源于日本索尼公司于2001年制作的名为《钱虎》(マネーの虎),在获得成功后版权于2005年卖到了英国,后来《钱虎》在世界上30个国家和地区的版本大多沿用了英国版《龙穴》的名字。无论叫《钱虎》,还是《龙穴》,都十分形象,因为参加者必须独闯龙潭虎穴,在一群大佬面前讲述自己的创意,并有机会获得实实在的投资,相当于虎口拔牙。当然,也是面向全英国一次极佳的宣传机会。尽管很多品牌一开始都是在《龙穴》上“出道”,最后走入寻常百姓家,几位创投导师的眼光也为人所津津乐道。不过,实际上,多年来,这个节目也多次看走眼。不少在节目中早早被刷下来的企业后来都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大品牌,创始人也成为富翁。2006年,罗布·劳带着自己发明的世界上第一个儿童可骑用行李箱Trunki来到《龙穴》,希望投资人投10万英镑换取他们公司10%的股份。当时,导师认为这款行李箱很容易扯掉一条背带,还对他怒吼。劳德黯然离开节目,至今还表示那段经历对他打击很大。后来,事实证明导师错了。《每日快报》表示,如今走到各大机场,很难不看到很多孩子坐在这些五颜六色的骑行行李箱上。如今他的产品在John Lewis这样高档百货商出售,还卖到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际上,在辉煌期,每3.5分钟就有一款Trunki行李箱被卖出。2007年,肖恩·帕尔弗里带着他发明的防缠绕梳子Tangle上了《龙穴》。不过,在展示中,帕尔弗里没有充分展示产品的特点,自然没有得到青睐。帕尔弗里没有放弃,他把自己的房子抵押了,开了自己的公司。创业第一年,他就卖出3.5万把梳子,产品也打入Boots这样的药店还有Toni & Guy等著名连锁发廊,最后更销往全世界,就连“贝嫂”维多利亚也曾为其代言。2008年,精酿啤酒品牌BrewDog创始人詹姆斯·瓦特和马丁·迪基获得《龙穴》制片人邀请做展示——他们回忆,如果能上节目,他们希望用20%的股份换来10万英镑投资。结果,制片人认为他们的产品不够好,根本就没上节目。瓦特和迪基表示,被拒绝的羞辱到今天还在让他们难过。当然,他们不必太介怀。因为事实上证明,如果当时节目的创投导师真的投了10万英镑,那么如今他们的股份就价值3.6亿英镑——这本来有机会成为《龙穴》有史以来最赚钱的一笔投资。如今,BrewDogs已经成为国际大品牌,工党领袖凯尔·斯塔莫爵士也是其忠实拥趸。夫妇两人更进军美国电视界,推出自己的产品同名节目,甚至还开了一家制片公司,专门制作啤酒和烹饪节目,节目在流媒体上订阅量非常可观,安全不差于《龙穴》。《每日快报》打趣道:“《龙穴》制片人现在肯定想把自己灌醉。”当然,《龙穴》依然是非常好的节目,从这里获得投资、从默默无闻走向成功的创业者大有人在。它的精彩就在于:它尽量希望呈现的,就是真实的创投、甚至是真实的人生——有人会慧眼识珠,也有人会看走眼;有人一夜获得人生第一笔最宝贵的天使投资,还在电视上一夜成名;但也更多人未能得到青睐,他们其中的一部分人真的有好的点子,因此一时的失利,考验的,或许是你是不是真的适合创业,因此最终该成功的人,还是会成功,因为他们相信自己,不被一时的失败所影响,而是经过总结后再站起来。这或许就是生活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