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BBC报道,新冠疫情进入第三年,全球3.5亿多人感染,死亡人数超过500万,病毒变异株接踵而至,最新变异株奥密克戎(Omicron)取代了不久前称霸全球的德尔塔(Delta)变异株。
奥密克戎是迄今为止变异程度最大、突变最多的新冠病毒变体,已知特点包括极易传播,但整体而言症状较轻,导致住院重症或死亡的病例明显少于之前各种变异株,但这其中不能排除全球疫苗接种普及和自然免疫产生抗体的因素。 随着世界各地通过接种疫苗和感染获得抗体的比例不断上升,具有新冠抗体的人口比例正在接近或已超过90%的国家越来越多。 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医学界普遍认为在新冠疫情结束前还会有更多变异毒株出现,也有不少人认为奥密克戎变异株开启了新冠疫情的尾声。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赛(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1月24日发出警告,奥密克戎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新冠疫情最严重阶段进入尾声。这种假设是危险的,各国防疫抗疫行动不可松懈。 他说,奥密克戎绝对不是最后一个新冠病毒变异株,“相反,从全球看来,目前恰恰是更多变异毒株出现的最佳时机”,因此不能让疫情在“恐慌和漠视(两个极端态度)之间持续摇摆”。 最乐观的展望是达到“新冠均衡”(Covid equilibrium)状态,即病毒仍旧存在,但不再对社会和生活常态造成重大干扰。如果一个国家绝大多数人对新冠病毒都有了免疫力,那说明新冠大流行进入了尾声。
收到 0 个回复
没有找到数据。
创建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