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二十四小时内,英国新冠单日新增病例,住院病例和死亡病例同时下降,这对英国的抗疫工作者和居民来说,显然是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而为了尽快恢复经济和国际通航,英国政府也计划着在三月彻底大解封...
虽说与新冠共存,在目前看起来是英国相对明智的决策,但是对一部分人来说,这样的未来却有可能让他们沦为”二等公民“”
据BBC报道,专家担心,在居家工作,强制口罩等抗疫管制作废之后,不少免疫系统有问题的人将会面临巨大威胁。
在过去的两年里,Julie(化名)一直在家工作,过着隐士一般的生活。由于身体原因,在新冠面前,她比别人更加不堪一击。Julie已经打过第三针疫苗,但是由于她需要服用抑制免疫系统的药物,所以疫苗对她来说没有作用。但是在首相鲍里斯宣布停用抗疫B计划之后,她的老板要求她回到办公室工作。Julie表示,她现在吓得要死。作为客服人员的她,大部分时候虽然可以在线完成工作,但是有一小部分工作内容是要求线下接触大规模人群的。在英国,像Julie这样的人大约有50万人。假如管制全面放宽,这部分人的健康甚至生命有可能受到严重威胁。“我理解很多人可能已经对管制厌烦了,”Julie说,“但是我觉得自己已经成了二等公民。”伯明翰退休教师Margaret Bennett的特殊基因缺陷,导致她无法像常人那样合成抗体。自疫情开始后,她就过起了离群索居的生活。“对我们这个群体来说,人们不戴口罩地到处乱走,冲着彼此咳嗽打喷嚏,简直太可怕了,”Bennett说。54岁的Angela Steatham住在威尔士山区Llanrhaeadr-ym-Mochnant。由于她患有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就算是打完第三针疫苗,她体内依旧无法合成抗体。她告诉BBC,政府的政策“把她逼到了更加严格的隔离生活中”,而且她的儿子每天都很担心把她传染了。但是当她在推特上发文,希望人们稍微注意行为,有点同情心的时候,有人在底下评论她小题大做。“好多人把这种风险(免疫缺陷人士感染新冠)和车祸风险比较,”Angela说,“但对于我们来说,所谓的‘车祸’是没有刹车,把眼睛蒙上或者在冰面行驶的那种‘车祸’,风险更大。”针对这样一群人,目前只有一种由阿斯利康公司开发的特效预防药,但是该药尚未获得药监局批准,还不能让有需要的人用上。其他市面上的新冠治疗药虽然已经获得了药监局批准,但是只能在患者感染上新冠后五天服用,起不到预防效果。
对于体弱人士,政府表示会持续免费发放新冠检测包,以确保他们一旦感染就可以获得及时治疗,但是这个群体的不少人士表示,一旦管制解除,社会全面开放,那么病毒就会通过工作和生活感染他们。
“像我这样的人需要戴上手套和口罩尽量保护自己,”Julie说,“但在工作场合会有问题,领导会说,‘顾客不喜欢你这样’。”大解封之后,除了免疫缺陷人士面临直接威胁,他们的家人为了保护他们,也需要增加额外的措施。Bennett告诉记者,去年圣诞节家人为了让她和孙子见上一面,做了不少准备,整个过程也给大家带来了诸多不便。由于彼时正好是omicron肆虐之时,她女儿本来计划要去伦敦,但是为了母亲的身体健康取消了。
“这(大解封)影响的不只是一小部分我们这样的人,”Bennett说,“还有千千万万和他们有关系的人。”
不少人觉得,免疫系统受影响的人群对大部分病毒抵御力都比较弱,所以多一个新冠少一个新冠对他们的处境没有多大冲击——但这个观点是不准确的。英国政府联合疫苗接种委员会的成员Maggie Wearmouth说,在疫情前,一部分免疫系统有问题的人在药物和治疗的帮助下,可以过上与健康人无异的生活,但是新病毒的出现,意味着这些人必须从零开始构建对付新病毒的抗体,所以对免疫系统有问题的人来说,新冠彻底改变了他们的生活状态。而且,疫苗对这个群体的帮助也很有限。比如血癌患者在接种第一剂疫苗后,就基本没有抗体反应。本周发表在《柳叶刀》杂志上的最新数据显示,对于透析患者来说,即使接种了两剂牛津/阿斯利康疫苗和一剂辉瑞疫苗(总共三针)之后,超过一半的人体内并没有出现针对Omicron变种的抗体水平。要如何平衡群体和个体,大众和小众的利益,也许是所有国家需要长期面对和优化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