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新冠病亡少与基因有关

新闻 7 lance 于 2021-11-08 发布 • 578 次阅读

据BBC报道,牛津大学的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基因,其可以使新冠病毒导致的肺衰竭和死亡风险增加一倍。60%来自南亚背景和15%有欧洲血统的人群携带这种高风险版本的基因。而华人携带这种危险基因的比例少,也许解释了华人新冠病亡率相对较低的原因。


Image
Image


这项研究刊登于《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研究结果揭示了为何英国和南亚的一些社区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更高。在此前的基因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人员结合人工智能和新的分子技术,确定了导致风险增加的确切基因——LZTFL1。


Image


首席研究员詹姆斯·戴维斯(James Davies)教授说,这一发现非常重要,即危险基因不会对所有人群产生同等影响。大约2%的非裔和加勒比裔和1.8%的东亚人存在这种危险版本的基因。


Image


研究人员认为,这种危险版本的基因使人们的肺部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根据其假设,这种高危基因破坏了一种关键的保护机制,而该机制通常是肺部细胞用来抵御新冠病毒的。


Image


当肺部细胞与新冠病毒相互作用时,它们的防御策略之一是变成不那么具有专一性的细胞,并且不那么欢迎病毒。这种去专一性的过程减少了一种被称为ACE-2的关键蛋白在细胞表面的数量,而后者是新冠病毒能侵入细胞的关键。


Image


科学家表示,重要的是,相关基因虽然影响肺部,但对免疫系统没有影响。这意味着高危人群仍可以从疫苗中获得免疫保护。由于目前的药物主要针对免疫系统,科学家们希望这一发现有助于开发出新的针对肺部的定制药物。



收到 0 个回复
没有找到数据。
创建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