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卫报》报道,鉴于“脱欧”持续影响英国贸易,北爱尔兰问题僵局难破,英美双边分歧不断,受困于“脱欧”后遗症的英国,恐难施展其“全球雄心”。
在英国首相约翰逊的设想里,“脱欧”后的英国要做“全球化英国”。维护所谓“英美特殊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将扮演重要角色。约翰逊希望通过追随美国,加大向欧洲之外地区拓展的力度,以对冲“脱欧”给英国在政治、经济和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带来的负面影响。 英国《每日快报》9月12日援引一位与两国政府都有业务往来的商人的话报道称,英美关系处于低点,约翰逊政府和英国仍在“脱欧”泥潭中挣扎是一个重要因素。 自今年1月1日起,英国正式退出欧洲单一市场与欧盟关税同盟。尽管根据英欧达成的协议,双方商品贸易继续享受零关税、零配额待遇,暂时避免了贸易成本的大幅上升,但是,新增的边检成本、文件准备和通关延误等问题,为英国重振疫后经济再添新障碍。 除了供应链问题,英国国家统计局方面表示,劳动力短缺也是导致英国生产受阻的重要原因。英国全国养猪协会9月7日指出,由于屠宰场工人严重短缺,英国农场现在积压了超过8.5万头生猪,这一数字还在以每周1.5万头的速度增长。 英国道路运输协会(RHA)9月初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全英有10万名卡车司机的缺口,物流运输受此影响显著。由于缺少货车司机,甚至出现牛奶无法及时被运走、奶农面临不得不把牛奶倒掉的窘境。 Marks&Spencer表示将关闭其11家法国门店,因为自英国脱欧以来,他们在供应新鲜和冷藏食品方面存在问题。M&S表示,自英国脱欧以来的供应链问题已经“几乎不可能”维持食品供应标准。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脱欧”给英国带来的变化和后果,还没有全部显现出来。但可以肯定的是,“脱欧”对英国贸易产生的负面效应具有长期性,英国在后“脱欧”时代达成的协议,政治意义也远大于经济收益。日前被问及“从阿富汗撤出是否表明英国在世界舞台上实力有限”时,英国国防大臣本·华莱士承认:“显而易见,英国不再是一个超级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