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多雨的周末,伦敦总算在本周迎来了艳阳天。刚好气温没有上周高,于是人们又开始四处游玩了!
同样是在本周,伦敦的新地标——Marble Arch Mound,也就是不少朋友们可能有印象的“牛津街高山”,对公众开放了!不少没有follow新闻的朋友可能会觉得头大:牛津街啥时候有一座山了?
这座高25米,造价2百万英镑的人造山,在7月26日对公众开放。爬到山顶,可以饱览包括金丝雀码头和巴特西电站等伦敦景致。鉴于公众长期抱怨牛津街空气差,设计者在手脚架上铺上了草皮和植被。嗯,除去绿植,这座伫立于伦敦市中心黄金地段的人造山,本质上就是一座特别高的手脚架...这个工程刚启动,就引发了群众论战,而且大部分风评都比较负面...
不过,“伦敦市中心的山”这个噱头的确拉满了节目效果,毕竟放眼全球,哪一座超级大都市的中心地段能有一座绿油油的山呢?而且,负责设计这座山的事务所,是全球知名的MVRDV事务所。这家事务所从1992年以来,就斩获了142项业内大奖。其作品极具未来感,实现起来估计也需要手艺不错的施工团队。比如鹿特丹集市大厅(Rotterdam Market Hall),就是本地乃至荷兰知名的打卡圣地,让人一秒飞向永无岛:在MVRDV官方公布出来的设计稿中,这座“山”的确是有山的样子,与旁边的大理石拱门也相得益彰:
“山”下的人,无论从哪个角度都能欣赏到不一样的街景,而爬到“山”上,就能俯瞰海德公园,听上去也很不错。
所以,当这座山在本周对公众开放时,还是有不少群众跑过去看热闹了。
只不过,看到了真实场景,大家更不淡定了:设计图纸和成品怎么差这么多!??
“360度全景手脚架,防撞栏和空荡荡的牛津街”:参观者分享伦敦2百万镑大便山首秀,急得场地方紧急退钱...可能是由于天气原因,也可能是由于山脚下的护栏...成品看上去没有设计图那么碧绿,那么丰茂...
“山”的内部长这样,正如网友展示,是铁窗一样的手脚架。为了安全起见,观景楼梯上装了防护栏...场地工作人员的用心可以理解,但是这样看着更加没有“山”的感觉了。俯瞰景是这样的...坦率说还不错,只是前方的施工地面比较煞风景:换个角度可能会好点...然而仔细看也能发现这山的"草地"确实太秃了...爬一次“山”的门票是8英镑,某读者通过计算得出,爬一步阶梯需要花6p,这票价不算贵也不算便宜,但是接受了电脑设计图的游客亲临现场时,还是不可避免地觉得性价比变低了...推特上的差评络绎不绝:"我今天特地跑过去看了看,亲人们,这山绝对不会让你们失望。这就是铺满了草皮和塑料层的手脚架!从明天(本周一)开始,只要花8英镑就可以爬上去饱览繁忙的交叉路口了!"
“非伦敦本地人路过~保守党花2百万镑搭了这么个丑东西,这是真的假的?还有很多孩子忍饥挨饿,还有很多人无家可归呢!”“与其花钱买门票去看这么个玩意儿,坐地铁去樱草山或者汉普斯特德不香吗?”
“我就直说了吧:议会山(parliament hill,伦敦观景山坡之一)不香么?免费的。”“对比设计图和成品让人心塞,这已经是还原度最高的一张照片了。我希望他们还留着小票。”第一天开门收获了这么多恶评,场地方为前来参观的游客退了钱,每人6.5英镑...而退钱这个环节也是首发日唯一收获了好评的环节。就连西敏市政厅也尴尬地表示,“这还不是它的完全体!我们会抓紧时间把它打扮好!”这座山是一座临时山,它将会一直存在,直到明年一月...希望在这短短的半年中,这座山能多少给伦敦市民和游客带来一点审美愉悦吧!毕竟花了2百万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