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份泄露的政府文件揭示了英国解封后可能面临的“新常态”。政府科学咨询小组 Sage 的专家告诉政府,解封之后,人们可能需要继续保持社交距离、自主决定在家工作、在某些环境长期戴口罩、边境控制及旅行回国后隔离、任何新冠症状的人以及阳性密接者仍将被隔离。如果疾病在冬季再次激增,将需要更多的限制。
7月19日,预计政府将就哪些措施保留做出决定。
疫情之外,今天各家媒体纷纷报道的一件大事,就是物价涨涨涨。英国国家统计局今天公布,5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从4月份的1.5%飙升至2.1%,创两年来新高。高于英国央行设定的2%的控制目标,也高于大多数经济学家预计的1.8%。媒体指在多种复杂因素作用下,英国陷入涨价风暴。通胀急升可能预示经济过热,会增加生活成本,将带来加息压力。《每日邮报》:通货膨胀的诅咒又来。通胀环比增长超过1/3飙升到2.1%,高出英国央行的目标,恐经济过热和加息国家统计局首席经济学家格兰特·菲茨纳(Grant Fitzner)表示:“通胀率在5月份再次上升,这是自2019年夏季以来首次超过2%”。
这轮的通胀,多重因素叠加,也造成了《天空新闻》分析所说的“祸不单行的涨价风暴”(a price rise perfect storm)。从数据来看,服装和油价的上升是直接的原因。国家统计局的报告指出,交通、汽车燃料、服装和外出就餐成本等因素对通胀构成了上行压力。据英国国家统计局首席经济学家格兰特·菲茨纳的分析,“本月的通胀上涨是由燃料价格带动的。燃料价格去年同期下跌,但今年有所上涨。同时,5月服装折扣幅度减少,服装价格也带动了通胀。”英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汽车燃料价格在过去一年中飙升了17.9%,为四年多来的最高涨幅。自去年5月以来,英国汽油平均价格从每升107便士飙升至129便士,升了22便士,涨幅达20%。这是自2016年2月以来最大的同比增长。解封后,零售商不再大幅降价,折扣力度不像以前那么大。服装价格上涨了2.3%,为2018年以来的最大涨幅。不过食品和饮料价格下跌的部分抵消了通货膨胀的上升。面包、谷类食品和肉类价格在一年前大幅上涨后均出现下跌。餐饮服务业的通胀率目前为1.4%,虽然不是历史高位,但和过去一年封锁期间不断下降的价格相比已经有很大的增幅。理发和个人美容服务的上升高达7.9%,为1992年以来的最高水平。第二个因素是,长时间封锁,人们装修改造房屋的意愿高涨,推高了家装材料的价格,甚至不时出现家装材料缺货。衡量企业成本的指标生产者价格指数(ProducerPrice Index)明显反应了这一点。木材和木材的生产者价格上涨8.5%,水泥价格上涨6.4%,钢铁和铜等金属价格上涨19.8%,这是自2008年有可比记录以来最大的年涨幅。而很多家装材料依赖海外生产,海外运输又受到疫情影响,要重新建立本土生产并不容易。木材和钢材因为美国将进行大量的基础工程建设,再加上去年的木材收成没有预期的那么大,价格上升并不令人觉得奇怪。例如,自英国脱欧过渡期结束以来,贝类行业迎来了阵痛,最新数据显示,过去一年,餐饮业者支付的鱼类和甲壳类产品成本增长了13%——这是有记录以来的最高年增长率。当然,近几个月英镑兑外汇升值也继续拉高了进口商品的价格。英国这轮通胀急升的大背景当然离不开全球经济环境。美国等国为了避免疫情带来的经济衰退,纷纷采取了大幅度的经济刺激措施,这带来了通胀的上行压力。此前拜登政府推动了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上周美国录得消费者通胀率为5%,为2008年以来最高水平。美国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显示,在通胀压力波及消费者之前,该指数已达6.6%,创下10年来的最大单月增幅。
适度的通胀能给经济带来良性的刺激。所以英国政府政府把通货膨胀目标定为2%,以保持经济稳定增长。英国5月的2.1%的通胀率略高于2%的目标,但没有高于2019年7月的水平,也远低于10年前全球经济从2008年金融危机中复苏时5%的通胀率。这次通胀数据披露后,外汇市场对此无动于衷,英镑兑欧元微涨0.3%,兑美元微涨0.2%,似乎早已在意料之中。市场对通胀数字不屑一顾的部分原因是人们普遍认为,物价上涨压力是暂时的。人们期待木材和钢铁等原材料的价格在产量上升和远洋运输恢复后能回落,从而缓解通胀压力。但问题是通胀会高到什么幅度和什么时候才回落。这也直接带来了央行什么时候加息,什么时候出手的争论。央行行长安德鲁贝利(Andrew Bailey)迄今为止一直坚持通胀是能源等价格带来的“驼峰”效应,是“暂时的”,在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后,随着经济恢复正常,这种“驼峰”效应将很快平息的观点。上周,英国央行首席经济学家安迪·霍尔丹(Andy Haldane)表示,通胀率高于央行目标只能是暂时的,必须“不惜一切代价”避免长期的高通胀水平。摩根大通资产管理公司(jpmorgan Asset Management)首席市场策略师卡伦•沃德(KarenWard)表示,5月份的通胀上涨“令人意外”。她说,通胀加剧是由于解封后,消费者纷纷重回商店消费,供应确实难以跟上步伐造成的。如果通胀压力持续到明年,“我们可能会看到加息”。Resolution Foundation智库经济学家杰克·莱斯利(Jack Leslie)表示,通胀增长从去年11月的0.3%加速至5月的2.1%,是自2008-09年金融危机后英镑崩溃以来最快的六个月上涨。他说:“但英国的通胀压力与美国引起激烈争论的压力不同,而且远没有美国那么大。”Pantheonmacroeconomics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塞缪尔•图姆斯(Samuel Tombs)表示,他预计通胀率今年将达到2.8%的峰值,然后在2022年中期开始回落至该行的目标水平。但他指出:“目前的数据仍然是在4月份估算的,因此这是4月12日“第二步”经济重新开放首次对CPI产生影响。要注意的是,上个月的数据是在5月11日收集的,5月17日‘第3步’解锁之前,因此我们可能会在6月份的数据中看到服务业通胀的进一步、更广泛的上升。”前财政部官员尼克麦克弗森勋爵(Lord Nick Macpherson)周三在推特上表示,英格兰银行控制经济中货币数量的政策“过于宽松”。决策者现在拒绝采取行动阻止经济过热,有可能在未来不得不大幅加息。如果是市场过热,通胀不受控制,高于工资上涨水平,物价上涨将直接拉高生活成本,老百姓将面临痛苦,被迫压缩家庭支出,从而影响经济的复苏。对政府来说也会带来财政压力,已经举债累累的政府可能要支出更多的利息。例如,英国政府如果要遵守国家养老金跟随通货膨胀率、平均工资增长率或2.5%三者中的最高值而提高的“三重锁定”承诺,将面临巨大的财政支出。如果按照现在的通胀增速,根据三重锁定的条款,国家养老金明年将增加8.4%,增加额外支出70亿镑,而2.5%的正常增长只有21亿镑。正如天空新闻的报道所说,这场祸不单行的涨价风暴是否会减弱,各种可能性都有。历史上也出现过各种情况,关键在于造成涨价风暴的因素会不会减弱。目前能确定的是“对于制定利率以控制通胀的英格兰银行来说,未来几个月的确会非常紧张”。